生活空間

以前我不知道生活空間的獨立性和隱私性的重要性,所以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以前暫時住在家中的表親,會覺得很鱉很委屈。一個人最大的資產,其實只剩下一套音響、一台小50,一隻手機。但當時的她也無法自己找到能租得起的小套房或購屋,這跟任何時代的年輕人也許都類似吧。那個時代的手機剛起步,但手機已經是最重要的聯繫和生存管道。還沒有網路普及,所以都是用雜誌來吸收新知。

後來她選擇回鄉,那邊有更大的生活空間,但也沒了工作和對應的薪水。當媽以後更是無法脫離原鄉,要是當時選擇自己獨立租屋,留在台北奮鬥,應該會有更好的發展。也是因為這樣,沒有空間,只有手機和一張床當然無法有桌子、或其他東西來擴展自己生活所需和職業上的工具。也是因為這樣,所以類似現在年輕人,薪水不多,又很難以購買或租用空間的方式拓展人生,即使下一步不確定,也不會想要多投資難以帶走的家具或能力(但培養專業能力其實跟私有的空間還是有正相關的)。所以錢大部分都花在昂貴的小東西或吃喝穿玩上。總覺得這是每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共同的痛苦。

2020年的現在,我很認真在尋找適合的生活空間。 而且不是想窩在舒適圈裏面,是希望有更多的更神奇的機會,能夠在更高的舞台生存。那也許是構成我生存意義的一部分吧,除了務實,有更多希望在社會上有所回饋貢獻和小小改進某個工作環境的能力。

生活空間不是一個確立的實際坪數,同一個空間,如果彼此的作息不同卻不會互相干擾(比如兩組人馬輪日夜班、衣物放在另一個地方,起床時不需開燈干擾別人睡眠、咖啡機或遊戲電視放在另一個可以隔音的地方等等),那麼同樣的空間確實有可能住得下比較多人,而不會彼此干擾又覺得有隱私。

另外一些像是曬衣服、停車的位置是否容易出去、一年之中下雨的日數等等,都會影響這個舒適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