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終於解除兩年多的入境管理,不用再住隔離旅館、有大量旅客前往日本和東南亞旅遊。中國爆發白紙革命,一夜之間突然把所有隔離措施放掉,造成大量傳染死亡。
這兩周台北出現很少見的氣溫震盪,晚上十度、白天二十度。 再怎麼試著保暖還是感冒了。喉嚨和耳膜很難受,用了洗鼻器也只是暫時緩解鼻塞之苦。結果去到耳鼻喉科,才知道現在不給人抽鼻涕了。理由是"現在還是疫情期間",看起來疫情期間是不可能真正結束了,大家也有這種共識。看起來就是再下一次的高致死變種大爆發之前,現在還算是平靜期。
所有公司也都習慣了混合辦公,以及遠端面試了。
剛才看了一本書在解釋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開始的時候就爆發了,只是以一種流動的方式呈現,不是冷戰、熱戰。我有這種同感。人才和貨運的阻斷流通、經濟的流動都很明顯。台積電"回到"美國設廠,這是數十年來第一次,而且還是最先進的三奈米廠。張忠謀直說全球化幾乎已死,地緣政治再度崛起。美國的軟體業巨頭大量裁員,臉書Google都裁掉超過一萬人。疫情帶來的軟體產業爆發和遠端工作只是開始,但造成的衝擊最後才到末端的軟體業。其他的民生服務或製造業都已經衝擊過一輪了。從全球缺晶片到全球晶片太多,也不過一年而已。因為這個原因,更沒有人能調停真正在區域發生的俄烏熱戰,一個民主與極權邊緣的前線戰爭能影響全球的物價上漲,讓大家重新思考供應鏈和糧食自給的問題。不只是這樣,台灣單壓半導體和科技業的問題也顯現了,電力嚴重不足。即使台積電不出走,未來的工廠繼續在台灣,在電力資源和水源的需求下也是一個問題。
那種山雨欲來的感覺,即使是只看英文的國際媒體或招工消息都能感受到。後疫情時代恢復的不夠多,各國央行都在升息。也許已經重演一輪的大蕭條,又要再全世界來一次了吧。
只是這一次,浪是直接打在我們這個產業身上了。因為科技業的各種工程師都被裁員了,身為站在他們後面的technical writer這族群,工作會更難找。先不說這其實不是互相爭飯碗的問題,因為同行都在默默轉型成copy writer、流量大師或真正的軟體工程師,但商場的需求狀態其實連雇主自己都不是很清楚。
舊的市場被抹煞,新的市場在哪裡呢? 我認為大量廉價製造實體商品的時代已經過去,而精緻製作軟體或內容的時代早就到來。但獲利模式目前只有"人流量",只是轉變成在網路上而已。這也會使得疫情後的所有工作和產業再度陷入低價競爭。我們已經不可能回到所有人都在辦公室或工廠一起工作的過去,大家不會再犯這種因為供應鏈斷裂造成囤貨、無法生產或無法出貨的錯。
全手工打造不一定比較好,但全自動化產生的內容沒有人敢用。因為人類的價值觀和喜好對錯判斷終究是最終依據。雖然不可能一夕之間從全球村變成完全區域化的小國寡民,但目睹這種世界局勢逆轉式的衝擊,就是會想碎碎念一下。
順帶一提,越來越多人把戰爭民防當作一回事了。因為俄烏戰爭和中共內部局勢的關係,很多人不得不意識到,熱戰爭很有可能一觸即發,因為這是轉移中國內部壓力的一種方式。就連一向低調的國防部,都不斷暗示國防壓力大增,中國空軍越線騷擾消耗戰
一些有經濟能力的人正悄悄溜走和取得他處國籍。正如現在的台灣已經可以看到一些香港新移民的增加,但外商的增加卻不多。 到時候我們要怎麼在自己的家鄉像是烏克蘭人一樣生活和作戰下去呢? 到時候的目標會是什麼? 如果是現在這樣的"認知作戰"來減低分化社會力量,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像是香港崩垮的2014-2019某一年嗎?
現在就是時候,該有準備這種局勢的衝擊了,沒有逃或戰的選項。因為這就是底線了。
留言
張貼留言
Please leave your comments. I will read them in mailbox and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