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說的是,身為technical writer,在工作時常出現的四種錯覺。並不是召募人員對於這個職種的錯誤認知或與其實際工作內容差異。
龍が如く 5 :夢、叶えし者 |
一、讓對方或自己"合理化"非份內的工作要求
這很容易出現在新手或個性老實的員工身上,即使是企業在探求員工的潛力,也做得太過頭了。常見的有
- 被要求無薪徹夜加班
- 明明不是這專案的技術人員,卻被要求做不是份內的工作。這些事情有時候會有危險,有時候並非短期內能精通
- 背黑鍋
- 充當美工或客服
- 被第三方、第四方要求公司內部的機密資訊
- 充當外賓的旅遊地陪
- 被軟土深掘、忍受各種職場惡行(性騷擾、職權霸凌)
解法:
把這些事情公開,最好做證據紀錄。無論是對方用請客吃飯的名義拉攏你挖掘內幕或性騷擾,或是用專案很緊急當理由,要求你陪他現場加班。畢竟這個工作性質,不是一時加班或熬夜開會就能有結果的。這職位畢竟叫做writer,而不是illustrator、interpreter、programmer、salesman、driver、waiter、project manager。就算能做以上的工作,也不代表是被請來一直做這些和原先工作上沒有的不相關任務。
二、(自己)找一個完全合乎邏輯,但與事實相差甚遠的"世界觀"來描述產品
比如某個軟體產品的設計,在內部結構上並不是初見所構想的那樣。但為了一般終端使用者的理解方便起見,會採取黑盒子的模式,不透露細節指解釋操作和產品的設計原則。
如果同時間還有其他的讀者呢? 比如QA團隊或對接自家產品的工程師,他們會需要的文件就和終端使用者的操作手冊完全不一樣。 在特定情況下,甚至要避免同行的競爭者,針對設計細節做可能的逆向工程。
解法:
定期定量的與同事和上級討論,多方確認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如果可以,盡可能多和QA或客服、業務人員溝通收集他們得到的第一手消息。
同時必須記得,程式邏輯與業務操作邏輯是兩回事。就這層面來說,確實是可以把它們盡量完全分離。這就是為什麼專業的Technical writer需要使用類似Confluence這樣的軟體,讓視角和細節可以被放在不同階層的子頁面但同一大章節內。在確定讀者的取向以後,再匯出選取的內容。
保密卻又詳盡,這也是最棘手的部分。有些競爭力不佳的黑心公司甚至會誣賴員工洩密,或加上無補償的競業條款,導致想離職的員工無法獲得法律保障的離職金卻又不能進入其他公司。要怎麼保持清白,卻又能安然全身而退前往下一個公司,永遠是所有員工的難題。
Technical writer其實只能做到一部分表面和商品的確認,並不會對外揭露設計細節的部份。黑心公司最常過於誇大所謂營業秘密的部分,甚至威脅提告,在離職之前要確定把主管的交辦事項錄音或留下對方對話紀錄,避免遭到誣賴。
受限於工作場域和商品發布的週期限制,很多時候technical writer是無法使用該開發中的產品。最好的確認方式當然是自己操作以及試用過一段時間,從終端用戶的視角來注意現存文件少了什麼關鍵,
至於對於產品的敘述或維修,基本上是透過QA或第三方(素未謀面)的前輩的描述來做基底,再經過組合編輯修飾安排。安排資訊的組合方式本身就是一種學問,現在更多了一些媒介或技術成分,比如怎麼能夠把一份靜態文件放在網站好目視搜尋的位置,或是引入動態生成的文件、但又能夠透過社群媒體發布一些新聞稿或美編宣傳。
三、無法對自己的貢獻或工作成果做出客觀評價
不是把自己的能力或實際貢獻想得太關鍵,就是把自己貶低或嚴重還疑這份工作的意義或技能價值。這很容易出現在長期待在一個工作岡位上,但要轉換職位或公司時遭到困難的人身上。產業之間的鴻溝很大,流程和工具也不同。即使是同產業,不同公司的工作文化和文件流程也相差很大,這導致了轉職或跳槽的困難。尤其隨著年齡增長,家庭的需求也不同,這會導致欠缺其他工作的經驗很難獲得下一份理想工作。
解法1:
加入當地technical writer社群與其他人交流,追蹤當地的其他technical writer,了解可能更適合未來目標或需求的產業與公司。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在彼此競爭稀有的職缺,但由於每一個technical writer的能力、喜好和背景都相差甚大,不必擔心惡性競爭。
目前在東亞並沒有類似的社群,BnosK是第一個這樣的定期作學習經驗分享、工作面試心得的集合嘗試。許多印度人在facebook或linkedin上會聚集在一些社團,但受限於外包的種類和價格競爭,這類地方很容易形成另一個廣告求職版。
在北美有Society for Technical Communication,但其入會的費用高昂,且內容和人脈的作用相當不明確。歐洲則是SDL的大本營,他們也與Adobe結合成為聯盟關係,每年舉辦有TCworld大會。 澳洲以及軟體行業則是使用Atlassian居多,但各地採取直營模式,沒有社群。亞洲則更加分散,大多採取自架設或單一檔案的MS suite。這使得經驗交流或工作技術的提攜有挑戰。
也有一些分享心路的technical writer,有些甚至成立Youtube頻道來訪問在不同公司的同行(technical writer HQ)。請注意有時人們會販售課程,但往往避重就輕,尤其技術與問題的分析成分並不深入,把90%的枯燥編輯試誤過程縮小。請自己斟酌其價值。
請記得technical writing講究的是實作和經驗、信任與使用最適合的工具效率。沒有一套工具或方法可以走天下,但過往巧思的運用經驗能讓你橫跨產業去深耕不只是該產業表面的瑣碎經驗。j我認為不應該過度強調工具或單一產業,而是請曾經實際改良過該產業製作文件的專家,才能從討論從中獲得的寶貴思路。這種多向性,也是能確保所有人和產業長期的發展,以及減緩都市化後的疏離感生活。
解法2:
有定力的長期寫blog,並且學習另一種外語來關注職缺和世界市場變化。這麼做的用意是可以確保在同一段時間內價值觀和技能沒有太大改變時,自己做出的決定選擇都是什麼樣子。然而人都會成長,經過半年或兩三年後,回顧過去就會發現有些決定並不是最佳的,自己的生活甚至一直在原地打轉。這過程中也會有人主動找到這些資訊來留言,這是反向的凝聚社群。
這不會令人懊悔,重讀這些紀錄反而會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因為所有的資訊都能回顧。一些心得技術分享後,也會吸引未知的朋友前來指教。當不同價值觀、知識背景、技能的人們出現在生活中時,有效的訊息能改變和平衡自己的偏見或習慣性陷阱。在保持決策喜好、猜想未來前景時,同時也能做出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後悔的明智選擇。
只善於記錄,並不適合作一個technical writer。必須要有從過去的資料尋找有價值之物,並更新重組、以此為基礎建立更豐富全貌的習性。 這也是為什麼多數專書都會強調technical writer並不是reporter或journalist,雖然記錄初階的真實細節,確實也是所需的一個初步技能。但更看重的是重組和有效挖掘、尤其是透過工具和透明可信的流程,建立起公司內足以信賴的人際關係、信息充分流動的信譽軟實力。要培育一個能屈能伸,有原則的個性,是很難得的,所以我才會想透過分享的方式來尋找潛在的新血,鞏固現有的從業人員福祉。
四、"合理化"血鑽石的美好,詭辯仍對社會有貢獻
工作既是貢獻自己的青春,選擇符合價值觀以及不會危害社會的公司服務,也是把"守護下一代的未來"這樣的使命感,持續把值得記錄的產品發明做詳盡紀錄,當作一種岡位來守護。歷史上有些最賺錢的公司靠著剝削勞工(汙染採礦)、販售危險或成癮物品,有害添加物質(汽油中的四乙基鉛、有毒添加物)、鴉片、毒品、不特定的線上賭博、人口販運(如以往的捕捉販賣黑奴)或詐騙等,當中也有不少利益薰心而作惡的飽學之士。這類型商業活動也許一時有巨大影響力。但這些危害人們的東西,即使透過大量廣告或不真實的數據來美化,也無法掩蓋這種公司其實是在殘害後代,只求己身利益的惡行。
台灣近幾年出現了一種洗錢詐騙,犯罪集團會綁架囚禁、甚至殺害求職的無辜普通人,只是要使用他們的存款帳戶來洗錢。這些洗錢行為又跟跨國的線上博弈有關係。以往多數人認為賭博是富豪特意前往賭場或賭徒自願的自毀行為,不會影響他人就好。但這些"台版柬埔寨"案件爆發後,社會才知道有許多無辜的求職者甚至是年輕的大學生(尤其越南、中國),在被欺騙(小額投資或加密貨幣投資)、脅迫非自願(求職打工)的情況下遭囚禁殺害或毀滅一生的銀行信用,只是被充當暫時的洗錢帳戶。
這些賭博集團最常用高級招待或捐款給菲律賓政府來洗白自己的行為。因為牌照由菲國發給,但犯罪行為卻被拆開,不在菲國境內。這也嚴重影響了世界各地的民生發展。
解法:
一個technical writer一生追求的價值是正確紀錄、深入淺出解釋自家產品的功能,從中獲得成就感、報酬與確信該服務會讓使用者的生活更好。如果對於未來公司產品的宏圖,對比目前手上的工作內容有著巨大的鴻溝,自然會產生疑問。如上司不願意解釋營利方式或市場,也確定公司的願景根本一步也沒往前,不如盡早撤退離開該處。無論薪水再高,人血饅頭都不該去吃,不要成為破壞社會的幫兇。
五、結論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無論是對這份工作的報酬或前景有興趣,或是已經做了一段時間,想要認識同行但不同行業的朋友,都歡迎來信。
我成立BnosK的願景是,能夠透過混合和遠端的方式,把async的工作流程帶入適合的行業裡,服務異地的客戶。這種情況就像是公會的布告欄在徵求新來探險的遠者,每個相關的從業人員都能有某種聯繫,並能在改變軌道接任務時找到更適合的地方。
我預測未來三十年,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心會轉向東亞,而過度都市化會造成在都市的藍領白領生活處境都會下降,要維持生活品質,只有透過混合工作的方式。由於這種工作能部分遠端,企業付出的成本將會是有競爭力的,而從業人員也無須受到都市房價壓力的影響不敢投資自己更換工作。
集合各領域有專業經驗的technical writer將會是炙手可熱的人才。在隔行如隔山的現代分工社會,technical writer由於不是該領域的技術人員,要轉換領域繼續工作時往往會碰上更多困難和猶豫之處。但利用幾年的經驗優勢,持續精進,無論在同領域內轉職,或更換領域學習新的技能,都需要一個無償但可信賴的群體。
我們很樂意分享您投稿的文章感想。如您是中小企業想申請免費技術支援或正版Atlassian軟體序號,也請來信 howard.wu@bnosk.co 。記得在不洩漏隱私的情況下討論您的疑難雜症喔。
留言
張貼留言
Please leave your comments. I will read them in mailbox and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