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osK捐款給賽珍珠基金會

捐款有一段時間了。這是我第一次捐給這個基金會,款項也不大,只有一千元。
根據我的詢問,最欠缺的是助學項目,所以我打算繼續做定額捐助,比如認養孩童至少為期一年,每月一千元。鉑諾思科(BnosK)在公司方面雖然沒有實質的收入,但這是我想回饋社會的一點心意。

我想把小愛化為大愛。因為人類是一種尋求意義的動物。在奉獻自己給工作和家庭的時候,如所作所為對社會沒有正向的貢獻循環,那麼就沒有那種動力,也不會相信自己的付出有意義。

我知道在這個時代,主流思想變成"顧好自己","獨身獨居"、或是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soft life 這些比較個人主義的想法,其實是因為社會生活成本的不斷上漲造成的壓力。但這是相對於現在工作不能有即刻或大量正向報酬的一種反抗。對於老後生活、種種變動我也很不安,但不能忘掉社會上隨時都有比自己更弱勢、而且可以運用自己專長或一點小錢來幫助的群體存在。行善不須等待自己的夢想實現之時,也不求回收報酬。他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在執行的時候就是漸漸朝向夢想實現之時。

所以當我面對價值觀的碰撞時,我開始發現真正有價值的行為其實是潛藏在這些差異裡面,而不是選擇消極或過度積極本身。
如同 <養生主 - 秦失弔老聃> (Japanese translation) 說的, (A story recorded 秦失 (Qin Shi) attended the funeral of a famous teacher.)

Kindness that doesn't ask for returned benefits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The matches and woods will burn out within a snap of finger, but the fire can be passed on like it will never extinguish." 

This story suggests death is inevitable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the end of individual. No need to be overly sad, as long as we pass on the spirit and good will to the future successors and generations to come. 

This is also a form of "circulate all forms of value", that I have been wanted to emphasized to younger people.

社會上許多社團或組織都在強調"薪傳",但我想重要的是"火傳,不知其盡也"。畢竟如果只有薪被傳下去,但火卻沒有,不就是形式上的徒然嗎?

如果只有職位或重複性的工作被交辦,但精神或該實際發揮的意義卻沒有,那就糟了,理想的是薪火都能相傳。但現代多數人已經失去了和地方、社群、大家族、或是宗教、文化思想的一種聯繫感,只剩下現代的"工作關係"、"興趣"、"商業流行",這種現代文明的情況隨著人口老化反而是一種火種無法傳承下去的危機。

I made donation on behalf of BnosK to Pearl. S Buck foundation


為此我會選擇能超越個人經驗或職涯的法人,讓火傳下去。賽珍珠基金會 (Pearl S. Buck foundation) ,是一個忠實守護弱勢混血兒家庭的一個組織。我最早是在大學的時候知道賽珍珠的故事和這個基金會。前陣子我看到尤英夫先生一篇文章,說自己擔任理事長十九年,個人捐款也只有幾十萬元。只有教育才是脫貧之道。我才開始理解父母教導我們能夠住前以後,必須要選擇固定奉獻的對象和意義是什麼,決不能把自身切割於世界之外。所以只要我還有能力可以把這份價值傳遞下去,我想盡量地做。


我個人的這根technical writer的柴火,也還不能太快熄滅,因為我還找不到能被點燃的薪柴呢。

 

 

留言

Translate